close

每到寒暑假,很多父母會帶著孩子來醫院詢問扁平足,擔心的問題不外乎「扁平足需要治療嗎?」、「需要買鞋墊嗎?」、「不管會怎樣?」、「需要開刀嗎?」、「要怎麼治療?」.......等問題,以下都會一一解答。

很多專家認為小兒扁平足是不需要治療的。因為數據顯示,孩子在六歲以前都是扁平足,因為足底的肌肉尚未發育完全,但十歲之後扁平足的機率只剩4%

所以在六歲以前,父母親不太需要擔心孩子的扁平足,會隨著年齡,逐漸發育成熟。如果十歲後,依然足弓塌陷,才需要尋找專業人士的協助,並給予合適的治療。

扁平足症狀

前面有提到,孩子在6歲前,有扁平足是正常現象,現在就來提一下扁平足對孩子有什麼影響。

1.會痠痛,不喜歡久站久走
2.外型:內側足弓貼地、腳掌內側突出、前足外翻、後腳跟往外翻、小腿軸線與腳掌無法對在一起

3.小腿疼痛、關節退化

 

扁平足的保守治療(6-10歲加強訓練)

1.足底肌力訓練:大部分功能性的扁平足,都是足底肌力不足導致的,所以多讓孩子赤腳走路,足底接受刺激,且正常的跑跑跳跳,不要過度限制孩子的活動,自然而然,就能提升足底的肌肉力量,足弓也會慢慢發展出來,無須過度擔心。

  • 墊腳尖走路:每次10分鐘,每天3回
  • 腳趾頭夾襪子
  • 踢球、跑步等下肢肌力訓練

2.矯正鞋墊:很多父母會花大錢,到醫院訂做客製化的鞋墊,但沒有論文顯示鞋墊可以治療扁平足,鞋墊僅能改善疼痛和疲勞,以症狀改善為主,無法根治。但因為這樣就不需要鞋墊了嗎?其實看個人需求,畢竟要訓練足部肌力跟大人練重訓一樣,是一個漫長的過程,但鞋墊可以讓孩子立即減輕足底疼痛,不再走一下就需要抱抱,未嘗不是一個好選擇。

3.肌貼:肌內效貼布常被用來改善扁平足,但肌貼和鞋墊一樣,能短期減輕足底和小腿的疼痛腫脹,並促進目標肌肉收縮,但無法像足底肌力訓練,根治扁平足的問題。

4.減肥、赤腳、運動

 

衛教小觀念

1.肥胖會增加扁平足的機率,因為過重的身體造成足弓過大壓力,腳底肌肉還沒長好,又被體重壓下去,所以減重也是治療的一環。

2.穿鞋時間長也會增加扁平足機率,前面有說,孩子過早穿鞋,足底神經肌肉刺激不夠,足底小肌肉無法發育,才是導致扁平足的重大原因。

 

結論:

當父母發現孩子有扁平足,不需過度擔心,其實大家在6歲前都是扁平足。超過6歲依然沒有足弓,再尋求專業人士協助即可。

此外,治療扁平足的方式五花八門,但不外乎促進腳底的肌力訓練、多多赤腳走路,讓足弓正常發育。還有雖然無法治根,但能減輕足部疼痛和疲勞的鞋墊和肌貼,不外乎是好選擇。手術治療在小兒扁平足非常少見,通常經由保守治療,就能有顯著的改善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阿慮 的頭像
    阿慮

    山山愛讀書

    阿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